面试有感5

其实也算不上面试,就是以前面试的一家公司的合伙人出来创业,找了几个人一块聊聊。

 

在一个自媒体时代,人人都能开博,不懂技术也能建站,这么简单都懒得搞?还有朋友圈和微博呢。总之,有了互联网,你想传播点什么信息,不用打电话、发短信给亲朋好友,也不用像楼下的欧巴桑一样,聚在一块婆婆妈妈。足不出户,动动手指就能完成,不管内容有多无聊或没用,总有人能看到它。

所以只要经常上网的人,每天总能看到一堆没用的信息。虽然我讨厌社交元素,没有刷朋友圈、微博、知乎、豆瓣、果壳等网站的习惯,但每天看看新闻,逛逛维基百科,刷刷 V2EX 也能浪费不少时间。虽然看新闻能了解国家大事,逛维基百科能增长见识,刷 V2EX 能……好吧,V2EX 就是个论坛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它,可能是我英文不好,没法流畅地浏览英文的科技网站吧,只能看看中文的了。再加上偶尔看看美剧和日漫,嗯,一个周末就过去了。

虽然这都算不上什么坏习惯,但总感觉浪费时间,本来计划上午把活干完,刷着刷着发现该吃午饭了,只能下午加紧赶完。更别提遇到问题,Google 查下,点了几个链接就忘了原来在干什么了。当然,对升值加薪也没多大帮助。

 

上网多了,看书的时间就少了,以前小时候家里不给买电脑,只能看各种科技杂志过瘾,偶尔也看些文学书籍,虽然周末也是宅在家里,但总感觉很充实,而最近我有半年没看过一本书了。尽管网上也有好的文章可以看,而且比书店丰富得多,但总是 TL;NR。

 

于是各种聚合阅读网站和应用就出现了,今天聊的内容也主要是关于这种应用,只不过加入了社交元素(好吧,又是社交)。大概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觉得有用的文章分享到这个应用上,用户可以关注别人,那个人分享的内容就会显示在该用户的时间线上。每篇文章用户都可以顶和踩,被顶得越多,这篇文章也会被分享得越广,相反,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踩它,那它自然也不会在更大范围内传播。

首先,我是不看好这种应用的,没有核心竞争力,且很多网站已有类似功能,只不过并不是主要功能,更重要的是它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推广初期的用户质量。

用户阅读文章是需要时间成本的,普通用户很难也不愿花时间去查一篇文章的出处和真实性,这就造成普通用户分享出去的文章的原创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。当用户关注很多人之后,又会造成信息的泛滥,当然可以通过限制用户的关注数来解决。但普通用户更愿意关注名人,如果一个草根用户跟一个名人所分享的文章同属一个领域,那用户则更愿意关注名人,这就形成了名人更有名而草根还是默默无闻的马太效应,从而打击了普通用户分享文章的积极性。

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就像我以前写的技术类博文,对于小白来说,可能有点帮助,但对大牛来说,可能连学习笔记也算不上。这些文章全是我在 Google 后整理下来,很少有独创的内容,是鱼而非渔。又因为这些问题过于浅显,网络上有许多相似的答案,以至于我根本找不到出处,自然无法注明出处。而我这些文章,无非是把前人写过的内容,稍加整理后又重新写了一遍。于是我决定回归开博的最初目的,只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,不再宣传它,不放友链和广告,只写给自己看,您要真闲得无聊,浪费时间来看我的博客,那不能怪我喽。

每个人关注的领域不同,在不同领域的水平亦参差不齐,所以每个人对一篇文章是否有用的判断也不相同。虽然在讨论中提出了标签的概念,用户可以对每篇文章打标签,其他用户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标签。但标签功能如何与顶踩相结合,在讨论中没有得出结论。

其实我对在线社交类应用并不喜欢,聊天、扯淡确实可以缓解寂寞、增进感情,但刷朋友圈和微博除了浪费时间外基本没什么作用。

 

写完此文,已是凌晨一点,我花了三个小时扯淡,又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它,真是“浪费时间”。


面试有感5
https://www.sinosky.org/the-thought-of-interviews-5/
作者
Jat
发布于
2015年4月29日
许可协议